2024年9月22日是第7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一周年之际,为服务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省教育厅深入开展科技小院助农工作,将农业专家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模式,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政策宣讲和农业技术服务,助力粮食丰产丰收,实现了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把知识运用到农业振兴发展实践中。
强化科技支撑,当好服务农业的“先行者”。科技小院师生牢记“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的重要嘱托,打破农业科技“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转为问题导向的“自下而上”和“上下联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首席专家指导入驻小院的研究生紧扣农民生产问题设置科研选题,将科技成果送到村户田间地头,精准解决了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4个科技小院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小院师生累计开展科普宣传600余次,获批专利130余项,推广农业技术辐射面积超5600余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1%。
坚持产业引领,当好服务发展的“奋斗者”。科技小院建设以服务农业产业为核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强农、科技助农,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基础和高质量发展急需布局建设。围绕黑木耳、油豆角、玉米、甜菜、杂粮、蔓越莓、狮白鹅等农产品布局建设32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聚焦服务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土壤改良、农业信息化、农业金融等领域培育建设173个科技小院和15个科技小院集群,为地方农业增收近4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24年黑龙江嫩江大豆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张玉先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亚布力生猪科技小院和黑龙江铁力中药材科技小院先后获中国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最美科技小院”称号。CCTV4、CCTV17、黑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省科技小院的服务产业发展成效进行了50余次报道。
创新人才培养,当好服务农民的“实践者”。科技小院作为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更好引导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与农业生产者同吃、同住、同劳动,全程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知农爱农的高层次人才。每个科技小院均设置首席专家1名,相关领域的教师加入小院专家组。截至目前,累计组织近200名教授、643名研究生常驻科技小院,帮助设定地方标准4项。科技小院研究生在乡村举行政策宣讲活动448次,文化支教活动207次,技术培训841次,累计培训农民5万余人。黑龙江五常水稻科技小院学生和黑龙江亚布力生猪科技小院学生分别获中国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最美研究生”称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豆科技小院在军川农场进行田间农技推广
东北农业大学马铃薯科技小院在克山县开展田间技能培训
东北林业大学食用菌科技小院在尚志市指导食用菌栽培种殖
佳木斯大学寒地芳香植物科技小院在桦南县开展红菇娘引种驯化和标准化推广种植